第一篇 外观产品篇 ![]() 上方为遥控器,下方为盒子背面,整体做工在同档次同价位产品属于优秀,手感和细节都处理的不错,尤其盒子底部采用了胶垫,不会对放置的桌面产生损坏。接口比较齐全,适合crt和hdmi两种输入的电视机,两个标准的usb2.0,还有一个光纤音频输出一个rj45网络接口。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4星; 第二篇 在线播放篇 作为互联网ott盒子,在线播放无疑是最主要的一环,之所以选择乐视盒子,看重其在内容上的优势,相比小米,乐视有独立的制作采购内容实力,而ott除cntv播控外具有内容优势的产品将有足够的竞争力。 初次开机的画面,类似移动端的splash提示,改善人机交互体验。 ![]() 进行系统设置,这里主要考察输入字符的便利性,但普遍的是通过遥控器输入无线密码是非常痛苦的,尤其是字符阿拉伯数字混排的密码。 ![]() ![]() 以下是通过进入cntv后点击乐视专区后呈现的界面,采用了常见的类metro风格epg ![]() 在播放测试前,再看一下安卓的应用部分,图示为乐视市场 ![]() 内置的程序 ![]() 在线部分实测下来无论是cntv内容还是乐视的电视剧播放都很流畅,这也要得益于20m带宽,播放毫无压力,包括安装了多款直播和点播app后,得出的相同结论,但乐视自有的直播却很糟糕,比如下午开始转播的香港金像奖,卡顿还是比较明显的,且画质不高。 ![]() ![]() 在电视台直播方面,基本达到了现有有线机顶盒的流畅度,在频道切换中,好的时候与有线基本无差异,但是遇到信号源切换时,可能会出现卡顿延迟,毕竟从稳定度来说,由于内容源不固定,盒子还是与机顶盒有着明显的差异。 在线播放部分综合评分:4星 第三篇 本地播放篇 这部分是我最为看重的,本打算在兼顾在线播放同时,替换掉现有的蓝光备用机,选择两台蓝光机,一是从画质考虑的,另外从应用上,选择华录为的是充当高清播放器来播放本地视频文件,乐视盒子的尺寸非常适合我现在拥挤不堪的电视柜,所以本地播放能力是这次比较重要的部分; 首先吐槽机器自带的本地视频播放器几乎是残废,无法快速建立索引和读取列表,而我只是一个500g的移动硬盘,可想而知如果2t的会怎样,最终只有选择文件管理app实现本次视频测试: ![]() 测试视频文件,所有单体文件尺寸均超过10g 水果姐的《部分的我》 2d bd-iso 33g大小 dtshd 5.1 ![]() 1942 1080p mkv文件 dts 遥远的世界 3d+2d bd-iso dtshd-master7.1 阿修罗 remux truehd5.1 ts文件 20.31g ![]() 下面这张图非常重要,仔细看好 ![]() 在数字音频输出方面由于需要比特流输出到功放,于是选择了源码输出,这样可以通过功放led屏幕校验音轨是否输出正确。 下面的这张图是 我拼接了四张图,为了便于说明 ![]() 在看左图,在iso自带的两条次时代音轨上,乐视采用了降级内核的方式输出,本来显示次时代的dtshd和truehd被降档为dts何dd,这也就罢了,最郁闷的是,画面和声音造成了卡顿,原因就是次世代音轨的问题,一旦切换回非次时代,画面和声音不再卡顿。所以完美播放蓝光文件还属于一个梦想。 其余带有dts的mkv 1080p文件都顺利通过,并正确挂载srt中文字幕,但切换字幕仍旧是一个噩梦,因为实在太不方便了。 这一部分评分:3星 总结: 由于时间的关系,无法进一步细致的进行评测,就目前固件的结论,乐视盒子本地播放仍然有待提升,期望乐视研发人员给予重视。综合200多元的价格,整体优势还是明显的,抛开视频内容,本地播放能力与山寨盒子仍存在一定距离,比如开博尔c5和美如画a11等。 |
参与人数 1 | +12 | 经验 +12 | +12 | 收起 理由 |
---|---|---|---|---|
![]() | + 12 | + 12 | + 12 | 很中肯,很仔细 |
哥哥 电源不能只看外观的... 乐视带的这个开关电源是我见过最好的了,转换效率比几年前买的思科的路由器带的电源高多了。 虽然长得不好看,不过做工非常细致,可以跟山寨的比一下。 我就是舍不得拆,要不早上内部照片了 |